摘要
下載 Docx
閱讀更多
讓我們繼續拜讀由詹姆斯‧萊格,譯成英文的《孟子》選文,尊敬的開悟哲學家孟子在內容中對梁惠王陛下闡述戰爭之害。「孟子說:『只要不違背種植季節,糧食就吃不完。[…]這樣便能讓百姓養活家小、葬送死者,而沒有任何遺憾。讓百姓能養生葬死而沒有任何缺憾是君主施政的第一步。在家宅旁種植桑樹[…]。百畝的田地,不誤農時獲得耕種,仰賴田地的數口之家就不會挨餓了。注重學校的教育,尤其要灌輸孝順父母和友愛手足的道理,路上不會見到頭髮花白的老者背上背著或頭上頂著東西。做到這些,卻不能為一國之君。[…]百姓不受飢寒之苦,卻不能使天下歸服,這是未曾見過的事。[…]路上有將餓死的人,您卻不把糧倉的糧食賑濟他們。人餓死時,您卻說:「與我無關;是荒年所致。」這和刺死一個人,卻說:「不是我殺的,是武器殺的」有何不同?大王如果不歸罪於荒年,普天下的百姓會立即湧向您。』[…]梁惠王說:『晉國曾是最強大的國家,老先生您是知道的。但是傳到我的時候,東邊被齊國打敗,我的長子也歿了;西邊喪失七百里領土給秦國;南邊則遭到楚國的羞辱。我讓已故的前人蒙羞,希望能為他們一舉湔雪前恥。我該怎麼做才好呢?』孟子回答:『方圓百里的小國也能使天下歸服。大王如果對百姓施行仁政,減免刑罰,且少收賦稅,深耕田地,仔細除草,讓少壯者在閒暇時學習孝親、尊敬兄長、忠誠和守信的道理,在家侍奉父親和兄長,在外敬重尊長,您就會擁有一群人能以他們準備好的棍棒,對抗盔甲堅固、武器鋒利的秦國和楚國軍隊。那些國家的君主奪佔百姓的農時,以致他們無法耕田除草,以奉養他們的父母。他們的父母受凍挨餓。兄弟、妻兒分離,四處逃散。那些君主彷彿將其百姓推入陷阱,或將他們溺死。大王前去討伐他們。在這種情況下,誰會是大王的對手呢?所以說:「仁者無敵。」請大王不要懷疑我的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