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下載 Docx
閱讀更多
您是否曾經吃完一頓飯後,卻發現自己幾乎沒有品嚐到它的味道?快速進食最直接的後果之一是消化不良。咀嚼是分解食物的第一個機械和化學步驟,當咀嚼速度過快時,大塊的食物會到達胃和腸。這迫使消化系統更加努力地工作,通常會導致腹脹、脹氣和消化不良。咀嚼不充分還會降低唾液中酶的有效性,這意味著尤其是碳水化合物在到達腸道之前,可能沒有被適當地分解。快速進食也會干擾食慾調節。因為飽腹感信號需要十五到廿分鐘才能到達大腦,所以在短短幾分鐘內吃完一頓飯,通常會導致攝取比身體實際需要更多的卡路里。久而久之,這種長期的飲食過量,會導致體重增加、肥胖,以及代謝症候群等相關代謝疾病。研究一致顯示,與吃得快的人相比,慢慢吃的人,往往身體質量指數較低和較健康的腰圍。快速進食的長期影響不僅僅是消化和代謝。研究顯示,快速進食與膽固醇值升高、血壓升高,及心臟病風險增加有關。好消息是,細嚼慢嚥、健康的飲食習慣,可以透過細微、刻意的改變來培養。由於分心是快速進食的主要誘因之一,移除干擾就是意義重大的第一步。關掉電視,放下手機,營造一個安靜的用餐空間,可以讓用餐變得更有目的性。即使只是簡單地坐餐桌前,而不是邊走邊吃,也能幫助養成更慢、更穩定的進餐節奏。還有一些實用的策略可以讓放慢節奏變得更容易。徹底咀嚼食物、每吃一口便放下餐具,甚至用筷子代替叉子,都能自然延長用餐時間。遵循「廿分鐘規則」—目標是每餐至少持續那麼長時間—這可以給「腸腦連結」足夠的時間來發送準確的飽腹信號。細嚼慢嚥的另一個關鍵部分是留意您的食物分量和身體訊號。試著在吃到一半時,停下來問問自己:「我還餓嗎?還是已經吃飽了?」這個簡單的檢查,可以防止您飲食過量。歸根究底,吃慢一點,不僅有助消化和長期健康,而且還加深我們與食物的連結。它邀請我們將用餐視為感恩、慰藉和恢復精力的源泉,而非壓力。所以,下次您坐下來吃飯時,深呼吸,讓生活節奏放鬆下來,允許自己享受當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