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和平的克倫社區汲取經驗15:09從和平的克倫社區汲取經驗克倫族人是分布在東南亞各地的一個族群,包括在緬甸、泰國和印度。在泰國,有四個主要的克倫族,而他們最大的山地部落之一所住的社區稱為「班懷堂」。這個佛教社區的村民努力與自然和諧共處,並稱他們自己為「帕卡科里爾」,意指「人類」或擁有謙虛生活方式的人。遷移到班懷堂社區克倫族人是從鄰近省分移居過來的,他們的目標是在受人尊敬的佛教僧侶古巴柴亞旺沙,又稱為古巴旺(素食者)的加持下生活。古巴旺根據佛陀教義,透過講世界文化蹤跡2022-12-28 582 次觀看8396p720p1080p2022-12-28世界文化蹤跡 冬至:休養、恢復生息和家庭相聚的時光13:59冬至:休養、恢復生息和家庭相聚的時光隨著地球自轉,太陽的南北位置在一年中發生的變化。「冬至」代表當太陽直射最南端平均為廿三•五度時的準確時刻。這是在每年十二月廿一日至廿三日之間的某個時間,屆時地球將完成公轉太陽的軌道。對於生活在北半球的人們,這代表著秋日盡、冬季至。反之,那些來自南半球國家則有夏至,或這段時間最長的白晝。實際上,南極洲部分地區,這個季節根本沒有夜晚!讓我們來看看不同文化中的一些古老慶祝活動如何延續至今。被譽為世界上最世界文化蹤跡2022-12-21 571 次觀看19396p720p1080p2022-12-21世界文化蹤跡 突尼西亞:地中海的茉莉花16:45突尼西亞:地中海的茉莉花突尼西亞是非洲最北端的國家,以其陽光燦爛的溫暖氣候而聞名遐邇,且保存完好的古代遺址和豐富的阿拉伯建築,以及獨特的文化和藝術。芳香馥郁的茉莉花是該國的國花,象徵著純樸、安寧、純潔和幸福。突尼西亞歷史上被稱為「羅馬帝國的糧倉」,北部肥沃的土地生產了該國大部分的穀物,如小麥、大麥和高粱,以及物產富饒的蔬果。突尼西亞的橄欖油大多是有機產品,並贏得眾多國際獎項。突尼西亞的特色主食是「古斯米」,這種健康的穀物世界文化蹤跡2022-12-14 592 次觀看11396p720p1080p2022-12-14世界文化蹤跡 堅韌的羅興亞人17:58堅韌的羅興亞人雖然大多數緬甸人民都是佛教徒,但若開邦的羅興亞人社區主要信奉伊斯蘭教。紀錄顯示羅興亞人是該地區原住民,他們擁有獨具一格的種族、文化和祖先語言,其歷史可追溯到七世紀後期。然而,由於幾十年來,尤其是自二○一七年以來,強加給他們的歧視和暴力,據估計,目前僅約六十萬名羅興亞人居住在若開邦。逾一百卅萬人流離失所到孟加拉,且有超過一百五十萬人已遷往其他國家。兩千多年前,若開邦被稱為阿拉干之地,這是一個沿海地區世界文化蹤跡2022-12-07 433 次觀看12396p720p1080p2022-12-07世界文化蹤跡 愛爾蘭:受人喜愛的美麗翡翠島和傳奇(二集之二)13:57愛爾蘭:受人喜愛的美麗翡翠島和傳奇(二集之二)被稱之為「翡翠島」的愛爾蘭是位於北大西洋上一座島嶼,其鬱鬱蔥蔥的風景,迷人的歷史城堡和大教堂,以及熱情好客的人民,使愛爾蘭成為一片美麗又富詩意的土地。今天,我們邀請您與我們一起來發掘這個富創造力的島國所孕育出的一些樂器、音樂、舞蹈和民間傳說。翡翠島是世界上僅有國家以一種樂器作為國徽——豎琴。這種雄偉的樂器舒緩的聲音喚起和平與安寧的感覺。翡翠島愛爾蘭文化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是享譽世界的愛爾蘭踢踏舞。在以世界文化蹤跡2022-11-23 536 次觀看12396p720p1080p2022-11-23世界文化蹤跡 愛爾蘭:受人喜愛的美麗翡翠島和傳奇(二集之一)14:40愛爾蘭:受人喜愛的美麗翡翠島和傳奇(二集之一)以其華麗的風景和綿延至地平線的綠色草甸而聞名,愛爾蘭被親切地稱為翡翠島,是歐洲西北部的一個北大西洋島嶼,也是不列顛群島的一部分,與英國隔著愛爾蘭海聖喬治海峽和北海峽。愛爾蘭島由兩個獨立的自治政體組成—愛爾蘭即愛爾蘭共和國和北愛爾蘭。人類居住在愛爾蘭的最早證據可以追溯到三萬三千年前。約西元前七百年,愛爾蘭見證了凱爾特文化的到來,這種文化至今仍具有強大的影響力。愛爾蘭最迷人的遠古時期建築地標之一是「博世界文化蹤跡2022-11-16 883 次觀看29396p720p1080p2022-11-16世界文化蹤跡 南馬都爾:太平洋上的神祕之城14:22南馬都爾:太平洋上的神祕之城南馬都爾位於密克羅尼西亞東部,靠近泰蒙島南端,毗鄰波納佩島東岸,是一座被遺棄的城市,常被稱為「太平洋的威尼斯」。有人說它是世界第八大奇蹟;還有人聲稱它是「消逝大陸」雷姆利亞或姆大陸的一部分。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是一個由六○七個島嶼和分布在西太平洋上的四個州所組成的國家。該國首都帕利基爾位於波納佩火山島上,周圍環繞一圈原始的潟湖,並受到珊瑚礁的保護。根據波納佩島的口述歷史,這座城市的建設大約始於八或九世世界文化蹤跡2022-11-11 656 次觀看15396p720p1080p2022-11-11世界文化蹤跡 希爾克內斯:由愛心凝聚的挪威城鎮13:39希爾克內斯:由愛心凝聚的挪威城鎮希爾克內斯鎮坐落在面向巴倫支海的半島上,它與俄羅斯和芬蘭接壤。面積僅略多於兩平方公里,希爾克內斯的人口大約有三千五百人。除了挪威人和薩米原住民,其居民有來自芬蘭,德國、俄羅斯、烏克蘭和其他國家的移民。二○二二年二月廿四日,當俄羅斯開始入侵烏克蘭,事情在一夜間改變。五月十一日,為了展現與烏克蘭人民團結一致及譴責戰爭,希爾克內斯切斷了與俄羅斯的連繫,並敦促當地企業減少對該國的依賴。由於其連接挪威、俄羅世界文化蹤跡2022-11-02 624 次觀看16396p720p1080p2022-11-02世界文化蹤跡 微笑的薩摩亞人民14:55微笑的薩摩亞人民薩摩亞人民居住在薩摩亞和美屬薩摩亞群島。這些玻里尼西亞群島位於南太平洋。一則口頭傳說描述,塔加洛阿神創造了薩摩亞群島。該群島包含十個島嶼,其中大部分是火山島嶼。正是在這裡,人們尊崇和慶祝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薩摩亞文化。傳說中提及薩摩亞是「玻里尼西亞的搖籃」,並被認為是玻里尼西亞的故鄉。豐富的薩摩亞文化以其優美的音樂、舞蹈和視覺藝術風格,以及以熱帶島嶼天堂為家而聞名於世。在當地文化中,長期以來,人們一世界文化蹤跡2022-10-26 1305 次觀看27396p720p1080p2022-10-26世界文化蹤跡 奈及利亞的文化財富(二集之二)13:14奈及利亞的文化財富(二集之二)今天,我們邀您一起探索壯麗的奈及利亞傳統音樂、舞蹈、藝術和節日。奈及利亞的民間音樂風格多種多樣,因為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樂器、歌曲和技巧。約魯巴人的民間音樂是最受歡迎的西非音樂風格之一。它具有非洲—拉丁和加勒比風格,並影響了古巴的音樂。約魯巴民間舞蹈被稱為「伊喬—伊比勒」,意為「當地或傳統舞蹈」。約魯巴舞步總是與鼓聲節奏和諧一致,手臂和腿的動作都是強調的風格。伊博人是才華橫溢的舞者,他們創造了許多民世界文化蹤跡2022-10-12 552 次觀看12396p720p1080p2022-10-12世界文化蹤跡 奈及利亞的文化財富(二集之一)14:03奈及利亞的文化財富(二集之一)奈及利亞位於西非,在北方的薩赫爾地區和南方的幾內亞灣之間,是非洲大陸人口最多的國家,有二百五十多個民族,所說語言估計有五百種。三大民族包括北方的豪薩人、西部的約魯巴人和東部的伊博人。作為一個文化大熔爐,該國擁有多種形式的傳統藝術、民俗、舞蹈、音樂和文學。該國最具標誌性的特徵之一是豪薩人的傳統建築,講述了他們的歷史和民間傳說的故事。它反映了他們的環境、文化和生活方式。卡諾市的吉丹魯法宮殿建於十五世紀世界文化蹤跡2022-10-05 620 次觀看12396p720p1080p2022-10-05世界文化蹤跡 堅韌不拔的馬卡人—傳統的森林管理者14:19堅韌不拔的馬卡人—傳統的森林管理者馬卡人是一個曾經居住在南美洲大查科地區的原住民群體。大查科地區是片樹木繁茂的廣闊平原,由如今的阿根廷、玻利維亞和巴拉圭組成。馬卡人說馬卡語,屬於馬塔科安語系。在馬卡傳統中,鷹族人有著神話的意義。其被視作救世主般的英雄,也是文化的傳播者。民間傳統信仰認為鷹族人是大自然的精靈,只有薩滿能與之溝通。生活在大查科地區時,馬卡人和其他族群與自然大地建立了密切的關係。特別是,他們採集植物作為主要食物來源。馬卡世界文化蹤跡2022-09-27 598 次觀看21396p720p1080p2022-09-27世界文化蹤跡 貝都因人—沙漠中的遊牧文化17:12貝都因人—沙漠中的遊牧文化「貝都因」一詞源自阿拉伯語「沙漠居民」,意指「居住在沙漠的人」。目前,全世界約有四百萬貝都因人,主要居住在沙烏地阿拉伯、埃及、約旦、以色列、伊拉克、阿爾及利亞和巴勒斯坦。貝都因人傳統上以遊牧民族的方式生活,是阿拉伯沙漠第一批定居者的後裔。許多人信奉伊斯蘭教,並恪遵齋月的禁食。貝都因文化的另一個重要元素是吟誦詩歌。男人在慷慨奉獻的駱駝族人的背上旅行穿越沙漠地區時,會吟誦一種稱為塔古爾達即興形式的詩歌世界文化蹤跡2022-09-21 725 次觀看17396p720p1080p2022-09-21世界文化蹤跡 自然居所:在地球上溫和地生活(二集之二)12:38自然居所:在地球上溫和地生活(二集之二)當今,在經歷過建造資源密集並對環境有害的鋼筋和混凝土的摩天大樓時期後,回歸自然的趨勢正在建築師和建築業中興起。讓我們來看看他們的一些奇思妙想。葉形懸浮樹屋是位於加拿大多倫多南布魯斯半島上的一家五星級生態度假村,於二○一三年,由法羅合夥建築事務所設計。該設計靈感源自於翅果果實的形狀,其種子在中間,被四個薄如紙的翼翅圍繞,幫助種子從樹上落下時能飛向遠方。該專案強調了促進親生命設計的重要性,並描繪了人類世界文化蹤跡2022-09-14 864 次觀看29396p720p1080p2022-09-14世界文化蹤跡 自然居所:在地球上溫和地生活(二集之一)14:16自然居所:在地球上溫和地生活(二集之一)在我們的兩集系列節目中,我們將環遊世界,看看其中一些住房結構如何鼓勵居民擁抱大自然。首座樹屋建於何時並沒有明確的紀錄,但人們認為樹屋最原始的形式是由建在樹上的平台組成。如今,生活在印尼巴布亞省熱帶雨林中的科羅威人仍安家在樹上,就像他們的祖先那樣。這些居所大多建在離地面約八至十二公尺的榕樹或萬邦樹上。在西方,人們也建樹屋,但主要是為了日常生活以外的目的。在土耳其,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往歐塔希沙的卡帕世界文化蹤跡2022-09-07 1149 次觀看30396p720p720pHQ1080p2022-09-07世界文化蹤跡 芬蘭:自然奇觀和快樂公民之地(二集之二)15:55芬蘭:自然奇觀和快樂公民之地(二集之二)芬蘭以其美麗的湖泊而聞名,這些湖泊提供夏季和冬季運動的樂趣。該國以「千湖之國」著稱,這個國家得天獨厚,擁有超過十八萬七千個湖泊—相當於每二十六人就有一個湖泊。芬蘭人民受到法律保障,享有「每個人的權利」或「自然享受權」,這意味著人人都有權探索和享受大自然以及戶外活動,無論那是誰擁有的或占據的一個區域。您可以採摘野生的漿果或蘑菇、湖上划船,或甚至在任何地方搭帳篷做短暫的停留,只要您不損壞環境或打擾野生世界文化蹤跡2022-08-24 761 次觀看12396p720p720pHQ1080p2022-08-24世界文化蹤跡 芬蘭:自然奇觀和快樂公民之地(二集之一)13:41芬蘭:自然奇觀和快樂公民之地(二集之一)芬蘭擁有豐富稀有的自然美景。從其迷人的分散島嶼陣列組成了歐洲最大的群島至芬蘭拉普蘭廣袤的荒野,這個國家的風景是大自然愛好者的原始天堂。夏天的午夜太陽和冬天的北極光是其著名的兩種自然奇觀。芬蘭坐落北歐,西與瑞典接壤,北接挪威,東鄰俄羅斯,與愛沙尼亞隔海相望。芬蘭也是歐洲森林最茂密的國家,其全境陸地七成被茂密的林地覆蓋。芬蘭人民非常重視自然及其周圍環境。幾千年來,桑拿一直是芬蘭文化的一部分。傳統桑拿是世界文化蹤跡2022-08-17 1021 次觀看16396p720p720pHQ1080p2022-08-17世界文化蹤跡 剛果的藝術:豐富且迷人的傳統(二集之二)14:57剛果的藝術:豐富且迷人的傳統(二集之二)今天,我們將了解該國的音樂、樂器及舞蹈。除各種類型的鼓之外,剛果的藝術家們還發明許多其他傳統樂器,包括豎琴、薄片樂器、弓魯特琴和琵琶家族。在東北部地區的贊德人用木頭雕刻精美的豎琴,稱為「昆迪」,通常打造精緻的弓形琴身和人頭。「昆迪」在十九世紀受到贊德國王的青睞,經常由皇家豎琴師演奏。二○二一年十二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根據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剛果共和國兩個鄰國的提交申請,將剛果倫巴音樂和舞蹈列入《世界人世界文化蹤跡2022-08-10 884 次觀看8396p720p720pHQ1080p2022-08-10世界文化蹤跡 剛果的藝術: 豐富且迷人的傳統(二集之一)13:45剛果的藝術: 豐富且迷人的傳統(二集之一)剛果民主共和國與九個國家接壤,位於非洲中部,是兩百個種族的家園,每個種族都有自己的語言。這些多樣的種群及語言是該國豐富文化的傳統源泉,透過雕塑、面具雕刻、繪畫、音樂、舞蹈、文學、編織和其他藝術形式表達。剛果雕像及面具的美麗與魅力,獲全世界認可,並影響現代藝術的各方面,如廿世紀的立體主義運動。其實,「立體主義」一詞據信源自「庫巴」,這是剛果民主共和國一群講布松語的族群名稱。庫巴人居住在開賽河與桑庫魯世界文化蹤跡2022-08-03 1120 次觀看17396p720p720pHQ1080p2022-08-03世界文化蹤跡 胡里—巴布亞紐幾內亞迷人的原住民15:39胡里—巴布亞紐幾內亞迷人的原住民巴布亞紐幾內亞是太平洋西南部一個島國。胡里部落,也稱為哈羅里,是一個居住在巴布亞紐幾內亞赫拉省的原住民群體。胡里人在這個偏遠地區生活了一千多年,直到一九三○年代才被歐洲人所知。胡里文化中令旅行者和國際社會都為之著迷的一個方面是「假髮人」和製作精美假髮的傳統。這種假髮是由年輕男子的頭髮所製成。為製作出漂亮的禮儀假髮,年輕人在打理頭髮時需要保持嚴格的紀律。例如,他們必須避免吃某些食物,並以特定的姿勢用世界文化蹤跡2022-07-27 994 次觀看13396p720p720pHQ1080p2022-07-27世界文化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