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樂器:烏克蘭班杜拉琴20:00傳統樂器:烏克蘭班杜拉琴班杜拉被認為是人類同伴,在物質世界中,它產生天堂般的音韻,以慰藉我們的心靈。這種非凡的樂器起源於古代的精神文化,蘇美-阿卡德文明。阿卡德人在宗教和慶典娛樂活動中,演奏早期的班杜拉琴。隨後,這種迷人的樂器被引進東歐國家。美麗的班杜拉琴在演奏中使用了幾種明顯可辨識的風格。許多烏克蘭人認為,這些班杜拉演唱家是「上帝的使者」或「上帝話語的器皿」。如同音樂前輩一樣,現代班杜拉民謠演奏家,從各種靈感中融合旋律世界文化蹤跡2020-02-04 5515 次觀看150396p720p720pHQ2020-02-04世界文化蹤跡 傳統樂器:瑞士阿爾卑斯長號20:09傳統樂器:瑞士阿爾卑斯長號阿爾卑斯長號,又稱阿爾卑斯號角或高山喇叭,阿爾卑斯長號是傳統的木制管樂器,傳達出自然的音色。長久以來,它被認為是牧人間傳遞資訊的工具,牧人經常在傍晚吹奏召喚牛群返家,其悠揚的聲音回盪數英里,迎接夕陽的到來。此樂器沒有側向氣孔,因而能讓吹出的聲音產生一種純淨自然的泛音的序列。在瑞士,阿爾卑斯號角的長度設定為三點五米,相應升F/降G音階。然而,儘管它的結構是如此的原始又簡單,它卻是很難演奏的樂器。阿爾世界文化蹤跡2020-04-29 5159 次觀看15396p720p720pHQ2020-04-29世界文化蹤跡 扎烏利:象牙海岸迷人的面具舞14:52扎烏利:象牙海岸迷人的面具舞舞蹈是非洲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我們很高興與您分享發源自西非一種非常獨特的舞蹈。扎烏利被認為是對女性美的致敬。這種舞蹈是1950年代,由象牙海岸中西部的古羅民族所創造的,每個古羅村莊都有一位尊貴的扎烏利舞者。這種舞蹈和伴奏的音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2017年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內。現在讓我們來欣賞活潑的扎烏利舞。這種獨特舞蹈有個令人玩味的特性,那就是一律由男性演出!舞世界文化蹤跡2020-01-08 5115 次觀看12396p720p720pHQ2020-01-08世界文化蹤跡 泰國傳統舞蹈的殊勝之美16:41泰國傳統舞蹈的殊勝之美位於東南亞的泰王國,舊稱為暹羅,是一個文化傳統豐富且高度發展的國家。「泰國」一詞,意指「自由之地」,在此吉祥的國度,是最早有人類存在跡象其中之一的國家。幾個世紀以來,來自諸鄰國的影響,例如印度、中國和柬埔寨,共同形塑出豐富,且多彩多姿的泰國文化。本集節目將著重於他們美麗又風格獨具的傳統舞蹈。此一珍貴的藝術形式,最知名的特點是優雅、閃亮服裝、優美舞姿、加上悠揚的音樂伴奏,令世界各地人士為之著迷。近千世界文化蹤跡2020-06-24 4738 次觀看13396p720p720pHQ2020-06-24世界文化蹤跡 馬來西亞的開放日文化18:24馬來西亞的開放日文化信奉多元文化的馬來西亞,有個獨特的習俗稱為「開放日」,在重要文化和宗教節日間,他們開放自己的房子,歡迎朋友和家人,也歡迎任何陌生人來訪。透過聚餐和聊天,打破文化藩籬,建立新的友誼。儘管六成人口是穆斯林,他們同樣慶祝聖誕節、中國新年、光明節、豐收節等國定節日,還慶祝伊斯蘭節日,例如齋月、開齋節等等。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馬來西亞人如何慶祝其他節日。敦馬哈蒂爾·本·穆罕默德總理閣下提倡,不同種族和背景的公民世界文化蹤跡2020-01-17 3959 次觀看9396p720p720pHQ2020-01-17世界文化蹤跡 草裙舞:夏威夷精神(二集之二)16:27草裙舞:夏威夷精神(二集之二)如上一集所述,夏威夷神話、歷史、家譜及傳統,透過吟唱或與之相伴的舞「草裙舞」世代相傳。今天我們有幸邀請草裙舞大師暨編舞者,納瓦因‧庫拉岡女士參加我們的節目。庫拉岡女士將與我們分享美麗草裙舞的知識。「我們都熱愛著草裙舞,就像愛護家人般,因為草裙舞是生活的部分。草裙舞不僅僅是草裙舞,草裙舞是我們的生命。一切都環繞著草裙舞。」「我們談論傳統風格的夏威夷舞,伴有葫蘆、雙葫蘆鼓和帕胡大鼓。我們使用這些樂器跳世界文化蹤跡2020-05-13 3281 次觀看11396p720p720pHQ2020-05-13世界文化蹤跡 月琴—悠樂(越南)傳統樂器(二集之一)18:14月琴—悠樂(越南)傳統樂器(二集之一)今天,我們將帶您到悠樂(越南),一同探索與聆聽月琴的詩意與迷人之美,這項傳統樂器在這美麗的國家為國寶之一。月琴也稱作「京」琵琶、雙弦琵琶或是柔和琵琶。根據其月亮的外形,而稱為月琴。約於十六世紀,月琴傳入悠樂的李王朝並迅速地轉變,在這個國家的弦樂家族中成為最受青睞的樂器。關於月琴的起源,據越南國際音樂學院傳統音樂系主任前任教授陽進勇敘述,月琴於十六世紀就已存在。「月琴作為四弦琵琶自中國傳入悠樂(越南世界文化蹤跡2020-07-22 3203 次觀看15396p720p720pHQ2020-07-22世界文化蹤跡 草裙舞:夏威夷精神(二集之一)19:50草裙舞:夏威夷精神(二集之一)草裙舞是夏威夷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追溯自一千五百年前,古代玻里尼西亞人遠航至夏威夷的年代。古代的夏威夷因應不同情境場合,可有各種不同的舞蹈。草裙舞的原則之一就是「手舞動到哪,眼神就要跟隨到哪。」換句話說,舞者該從頭到尾注視著自己的手,而不是看著觀眾。夏威夷草裙舞裡的每個動作、表情和舞姿都經過深思熟慮,而具有其特定含意。「草裙舞者是講故事的人,述說著動人的故事。若想表達『這是我的歌曲』。您一定世界文化蹤跡2020-05-06 3158 次觀看61396p720p720pHQ2020-05-06世界文化蹤跡 多明尼加之光—卡里納古16:55多明尼加之光—卡里納古卡里納古人,原名為加勒比人,是以自治為榮的原住民,他們大約於十三世紀從南美移居至加勒比群島。其造船、航海技術幫助他們開疆拓土,直到兩個世紀之後西班牙人抵達時,他們已成為該群島的文明主體。今天,約三千五百名幸存的卡里納古人,大多生活在多明尼加崎嶇東岸的自治領地卡里納古地區。幸運的是,某些元素被完整有力的保存下來,包括籃筐編織、木薯加工及獨木舟製作。獨木舟一直是卡里納古文化的基石,源於其先祖八百年前離世界文化蹤跡2020-02-19 2480 次觀看6396p720p720pHQ2020-02-19世界文化蹤跡 以物易物—互換、互助和友誼15:40以物易物—互換、互助和友誼歡迎收看「以物易物—互換、互助和友誼」。以物易物交易模式源於西元前六千年,美索不達米亞聚落。腓尼基人運用此法和跨海其他城市貿易往來。巴比倫人更善加利用此法,以貨交換食物、茶、香料和其他物品。如今全球採用貨幣系統,人與人之間交換貨品和服務已較少,但仍存在世界某些角落。印度科拉普特區有四十八個原住民族居住於此,以物易物仍為常態。馬來西亞許多村落仍行以物易物為主的模式。夏威夷近年也吹起「以物易物」的復古世界文化蹤跡2020-09-09 2396 次觀看15396p720p720pHQ2020-09-09世界文化蹤跡 薩爾瓦多原住民—國家瑰寶14:32薩爾瓦多原住民—國家瑰寶薩爾瓦多位於中美洲,其西側與太平洋相接,北側接壤瓜地馬拉,東側與宏都拉斯為鄰。比比爾族,為該國主要原住民族群,他們稱其位於薩爾瓦多西部的領土為庫斯卡特蘭,意為「寶石項鍊之地」。任何有機會造訪此優雅國家的人都會同意它是一塊多寶之地。在薩爾瓦多有三萬七千名蘭卡人集中在該國東部。蘭卡文化保存至今的迷人樣貌之一是莞卡斯科儀式,這是前哥倫比亞時期的和平進程。經濟上,蘭卡人主要從事農業。特別的是,他們持續使用世界文化蹤跡2020-04-15 2340 次觀看7396p720p720pHQ2020-04-15世界文化蹤跡 聖歌:蒙古靈性之歌24:59聖歌:蒙古靈性之歌蒙古人民是虔誠的靈性追求者。他們誠心誠意尋求靈性的提昇,透過許多歌曲表達對上帝的讚美和崇拜。今天,我們要介紹其中的三首聖歌。第一首民歌《赫爾基·阿亞爾古》是由「額爾登樂團」的薩汝爾特格斯先生於2018年第二屆國際藝術家慶典音樂會,《通過藝術喚醒》中演唱。《赫爾基·阿亞爾古》的這首歌曲表達了對不兒罕合勒敦山和大自然的崇拜。下一首歌是《扎加舒赫特》亦即《聖潔女神的恩典》。歌曲中的聖潔女神也就是我們敬愛世界文化蹤跡2020-04-22 2278 次觀看33396p720p720pHQ2020-04-22世界文化蹤跡 保加利亞民謠:靈魂的和聲(二集之二)15:55保加利亞民謠:靈魂的和聲(二集之二)具有藝術氣息的保加利亞人民透過音樂與舞蹈冀望更美好的世界。因此,保加利亞民俗歌唱被認為是一項國寶,而這,不足為奇。現在讓我們來聽一首著名的傳統民謠,歌名是《美麗的迪爾瑪諾》,由「保加利亞謎之聲」合唱團演出。保加利亞民俗中重要的一部分便是他們的音樂與歌詞,會引發俏皮孩子般快樂的心情。傳達日常生活中最自在、最有趣的時刻,這許許多多的歌曲世世代代被一一流傳下來。下一首歌曲《您獨自在稻田中嗎?》便是這些古世界文化蹤跡2020-04-01 2236 次觀看15396p720p720pHQ2020-04-01世界文化蹤跡 台灣(福爾摩沙)布農族的迷人傳說與美好祭儀15:59台灣(福爾摩沙)布農族的迷人傳說與美好祭儀在全世界的南島語族中,台灣(福爾摩沙)布農族原住民生活於地球上相對最北及最高處。有台灣島上最高山岳玉山的守護神之稱。他們的文化以口耳相傳,沒有書面語言,也是台灣(福爾摩沙)原住民中祭典儀式最多的民族。今天,我們將來探索布農族的傳說和祭儀。布農族最盛大的慶典是收穫祭。慶典上所演唱的八部合音是舉世聞名的傳統音樂藝術表現。當族人表達對上天最虔敬的祈禱與感恩時,最重要的是歌者內心的和睦與真誠,而非祈禱的歌世界文化蹤跡2020-11-11 2208 次觀看22396p720p720pHQ2020-11-11世界文化蹤跡 保加利亞民謠:靈魂的和聲(二集之一)17:33保加利亞民謠:靈魂的和聲(二集之一)自古以來,保加利亞的歌唱一直以女性為主,而男性大多是擔任樂器演奏者。強有力的共振、音域、音質與其穿透性是保加利亞歌唱最明顯的特點。歌曲大多是傳統民謠,歌詞注重人們每天的感受與生活。這種單純,又「發自內心」的形式,讓保加利亞人表達出最深刻的感受,擺脫困境,並且連結他們神聖的本性。在1950年代,著名的保加利亞作曲家菲力浦‧庫特夫,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甚至偏遠村落的女歌者,組成有史以來首組婦女合唱團。時世界文化蹤跡2020-03-25 2168 次觀看23396p720p720pHQ2020-03-25世界文化蹤跡 北歐深具靈性的薩米人16:00北歐深具靈性的薩米人今天,我們將介紹薩米文化的一些亮點,薩米文化,係呈現於北歐諸國最北端及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州科拉半島的原住民文化。傳統上,薩米人與自然大地的連結深刻而神聖。他們歷來依照自然過自己的生活。薩米人深知地球是生命的源頭,認為所有的眾生都是同一塊偉大織物的線。縱觀歷史,他們遵循自然指引,敏銳觀察日常生活中的象徵與符號,諸如雲團形態、風形態和天氣的變化,以及動物的運動遷徙。他們從自然韻律中觀察並學習。時至今日,世界文化蹤跡2020-10-21 2126 次觀看18396p720p720pHQ2020-10-21世界文化蹤跡 傳統樂器:太鼓—日本的心跳19:28傳統樂器:太鼓—日本的心跳日語的「太鼓」意思是「大鼓」。幾代人以來,太鼓的表演方式一直是由大師們教導,然後傳承下去。形狀大小各異的太鼓,長久以來已經是日本文化、宗教和音樂傳統的一部分。太鼓擊鼓藝術以其精心編排的動作而聞名,和武術有異曲同工之處。這種樂器流暢、有力、節奏性的表演風格,象徵日本的心跳。隨著能劇歌舞伎等藝術形式的出現,太鼓最終成為戲劇和宮廷音樂的伴奏樂器。佛教和神道教賦予太鼓神聖的角色。太鼓也是日本迎神祭祖的祭典世界文化蹤跡2020-02-26 2119 次觀看8396p720p720pHQ2020-02-26世界文化蹤跡 聖歌:俄羅斯東正教吟誦16:48聖歌:俄羅斯東正教吟誦自古以來,人類透過歌唱和音樂表達對上帝的愛和渴望。這些神聖的歌曲讓我們與上帝連結,提醒我們天國的家。俄羅斯橫跨歐亞洲,從東歐綿延至北亞,跨越十一個時區,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03:03俄羅斯自西元九八八年採納拜占庭東正教後,一千年以來俄羅斯東正教已成為其主要宗教。富靈性且熱愛藝術的俄羅斯人民,虔誠探索追求靈性的提昇,也創作無數的俄羅斯神聖歌曲。今天我們很榮幸與您分享兩首俄羅斯東正教聖歌,由波蘭最世界文化蹤跡2020-09-03 2088 次觀看11396p720p720pHQ2020-09-03世界文化蹤跡 聖歌:振奮人心的衣索比亞歌曲18:22聖歌:振奮人心的衣索比亞歌曲衣索比亞是世界最古老國家之一。今天的節目,我們很高興與您分享三首衣索比亞阿姆哈拉文的敬拜歌曲。第一首歌是〈聖靈〉,由茱莉亞絲‧特瑟加田塞和撒母耳‧米迦勒演唱。這首歌曲表達了人們對〈聖靈〉光芒四射的臨在,發自心靈深處的渴慕。下一首歌曲是〈伊格夏貝爾的平安〉,創作者是梅斯芬‧古圖,由貝雷克特、以弗倫、薩米和泰迪演唱。「伊格夏貝爾」在吉茲語意指「我們的父永恆之王」,古茲語是在古老衣索比亞特瓦赫多教堂內所世界文化蹤跡2020-02-12 2062 次觀看65396p720p720pHQ2020-02-12世界文化蹤跡 聖歌:虔誠的印度教歌曲18:27聖歌:虔誠的印度教歌曲我們今天的節目將介紹印度教歌曲,由拉瑪納森布拉曼南達姆作曲及演出,他是受人尊敬的印度教學者和音樂家。他也是慈悲的素食者,修持阿希姆薩(非暴力),幫助自己明心見性。布拉曼南達姆先生,不僅是印度教的傑出學者,他也精通南印度傳統古典音樂。他以泰米爾語創作並歌唱,作品充滿哲學意涵。第一首歌曲名為《坎尼倫杜姆》,強調學習神聖經典阿特瑪─波達,及自我了解的重要性。這首歌以斯洛卡開頭,為我們存在的真正本質、神聖世界文化蹤跡2020-05-27 1943 次觀看8396p720p720pHQ2020-05-27世界文化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