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佛教僧伽會《真理書》摘錄(二集之一)14:22比丘佛教僧伽會《真理書》摘錄(二集之一)五十年代有種宗教忽然出現於南悠樂,是源自佛教。此宗教的外在儀式類似小乘教派,靈修者穿著黃袍,攜帶缽碗,他們僅日進午膳,以節省時間研讀靈修。此苦行修練吸引許多人前來印心,這逐漸發展為今日悠樂(越南)比丘佛教僧伽會。此宗教創立者為年輕僧侶,法名為明燈光,一九二三年他生於南悠樂永隆省,名為阮青達,他於十五歲時出家尋求真理。智慧之語2018-12-31 2613 次觀看9396p720p720pHQ2018-12-31智慧之語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二章摘錄(二集之二)20:50《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二章摘錄(二集之二)今天的節目與您分享宗喀巴大師的智慧。「〈教授殊勝〉應當依善知識,對於善知識所說的一切修法應視爲成佛的各種輔助因素。有些人認爲一切經論只屬於理論性的教法,並沒有實修要訣;而另有一些則是專門開示實修精要的教授。於是便以為正法是有兩種不同。須知這種態度會阻礙我們對清淨無垢的經續與及闡明其密義的無謬釋論生起大恭敬心。」智慧之語2018-12-29 2460 次觀看2396p720p720pHQ2018-12-29智慧之語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二章摘錄(二集之一)21:33《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二章摘錄(二集之一)與您分享宗喀巴大師的智慧,《菩提道燈論》是最殊勝的,為令世人對教授生起恭敬心,學習這種殊勝教法者,能產生四種功德:一,認識一切聖教沒有矛盾;二,明瞭一切佛語皆是實修教授;三,容易了悟佛陀的密義;四,極大罪行自然消滅。「認識一切聖教沒有矛盾」的意思便是了知所有的佛法教義,都是凡夫成佛之道。波羅密多(六度)是成佛之道的中流砥柱,絕不可捨棄。智慧之語2018-12-28 2577 次觀看3396p720p720pHQ2018-12-28智慧之語 上帝的慈悲:修行問答(四集之四)1999.11.2731:29上帝的慈悲:修行問答(四集之四)1999.11.27當一個人專心打坐時,需要尋求保護力量嗎?我們有自由意志或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太極拳是否是一種動態的打坐,能幫我達到最高的意識等級?健全的精神或心理如何改善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打坐時,能直接看到上帝嗎?我覺得自己業障深重要如何消除?我是無神論者,觀音法門對我有何利益?「觀音」是誰或什麼?毒品如何影響一個人的靈性成長?智慧之語2018-12-27 3208 次觀看15396p720p720pHQ2018-12-27智慧之語 上帝的慈悲:修行問答(四集之三)1999.11.2730:14上帝的慈悲:修行問答(四集之三)1999.11.27若上帝是慈悲仁愛的,請問您如何解釋地震、海嘯等等?請問您對輪迴、祭拜祖先的利益及因果的法律有何看法?您認為什麼可以結合各個宗教?要如何消除我執?有邪靈這類的事嗎?我來自非常正統的伊斯蘭教,問該如何過靈修的生活?要如何知道上帝對我的期望,如何實踐及圓滿達成?能否請師父解釋是誰或是什麼,是您靈感的泉源?智慧之語2018-12-26 2874 次觀看21396p720p720pHQ2018-12-26智慧之語 上帝的慈悲(四集之二)1999.11.2733:56上帝的慈悲(四集之二)1999.11.27人往生時應該慶祝,而非哀悼。因為這是我們最後的解脫。我們會通曉一切,和萬物同一體。我們能在瞬間就到任何地方,能擁有一切想要的,夢想能立刻成真。但為了要得到比這更高等的獎賞,我們應該學習主宰自己的命運,主宰自己的未來,創造自己的天堂,準備自己的將來。因為我們是自己的主人,我們是上帝、愛海的女兒。我們有尊嚴,我們應該走路像上帝,言行像上帝,思想像上帝。智慧之語2018-12-25 2631 次觀看16396p720p720pHQ2018-12-25智慧之語 上帝的慈悲(四集之一)1999.11.2732:59上帝的慈悲(四集之一)1999.11.27《聖經》裡說:「為靈性放下肉體,學習死亡就能獲得重生。」不論我們是否明白,我們內邊都擁有上帝的本質,所以我們的意念真的很有力量。因此要讓自己解脫,我們要再度熟悉自古所有名師真理教誨。那就是上帝、佛、阿拉,是無邊的慈悲。而我們就是這個最高力量的兒女,不管是這一世或是來生我們將永遠被寵愛、被寬恕、被保護。智慧之語2018-12-24 2781 次觀看78396p720p720pHQ2018-12-24智慧之語 赫里斯托·麥茲哈羅夫大德誦讀普世白光兄弟會神聖經文摘錄:〈被棄的石頭〉(二集之二)19:11赫里斯托·麥茲哈羅夫大德誦讀普世白光兄弟會神聖經文摘錄:〈被棄的石頭〉(二集之二)上主說:「神聖的網子將撒下直到世界末日;有些人從海裡被救上岸,而其他人將再次被投入大海。」我們對所有問題應認真以對,並思考我們應該成為何等人。一切萬物、每種想法與每個角度在宇宙中各有一席之地,讓推動人類進步的巨輪而得以運轉。他們必須遵行上帝旨意。一塊石頭代表恆久不變與永遠的真理。哲學家終將消逝,而大自然的定律將亙古不變。智慧之語2018-12-22 2306 次觀看5396p720p720pHQ2018-12-22智慧之語 赫里斯托·麥茲哈羅夫大德誦讀普世白光兄弟會神聖經文摘錄:〈被棄的石頭〉(二集之一)19:52赫里斯托·麥茲哈羅夫大德誦讀普世白光兄弟會神聖經文摘錄:〈被棄的石頭〉(二集之一)督諾師父教導:人應該遵循愛心、智慧與真理的道路。為各位介紹督諾師父講述普世白光兄弟會的神聖教理〈被棄的石頭〉。「追求實證科學的人會說,所有事物都要看得見、具體而真實。然而,不是所有實體都是千真萬確的。意外巧合是因果法則,是衡量行為的法律。」《聖經》說:此棄之不用的石頭變成屋角的基石,是無形世界的愛與智慧。智慧之語2018-12-21 2457 次觀看2396p720p720pHQ2018-12-21智慧之語 印度教的神聖教理:《聖典博伽瓦譚》第四冊第四章摘錄(二集之二)16:28印度教的神聖教理:《聖典博伽瓦譚》第四冊第四章摘錄(二集之二)現在為您播出印度教的神聖教理:聖維亞薩論邪惡詩作。「只有聖者和隱者才能遵守純正的真理。他們是完美典範且獨立自主。」「感官讓理智混淆,使人走向感官的逸樂享受。心智無法脫離感官,受到三種造化特質(純潔、激情與幻象)猛烈地驅策而有不同的發展。」「人們思索著如何獲得感官逸樂,卻無法如願,便捏造借口,因此犯下諸多惡行。」智慧之語2018-12-20 2469 次觀看2396p720p720pHQ2018-12-20智慧之語 印度教的神聖教理:《聖典博伽瓦譚》第四冊第四章摘錄(二集之一)14:56印度教的神聖教理:《聖典博伽瓦譚》第四冊第四章摘錄(二集之一)為您介紹印度教的靈性智慧。「論邪惡。舉凡執著世俗者,一心掛念著塵俗種種,因此,無法成為先知。自我的關注被阻撓,便產生忌妒與憤怒。要穩固自我的關注,因為忌妒心,便產生假話。」「往昔的博學者宣稱:真理是法(宗教)的第一足,潔淨是第二足,愛心是第三足,慈善是第四足。若缺乏這些,似乎沒有人會對宗教產生任何信念與忠誠。」智慧之語2018-12-19 2433 次觀看2396p720p720pHQ2018-12-19智慧之語 聖希德嘉·馮·賓根來自天上的遠見智慧(二集之二)18:21聖希德嘉·馮·賓根來自天上的遠見智慧(二集之二)讓我們一窺這位中古世紀聖者洋溢靈光之作、聖希德嘉與蘇瓦松奧多書信節錄。「一個人有三個層次,意即:靈魂、身體和知覺。靈魂提供身體生命,就像火焰讓黑暗充滿光亮。靈魂有兩大能力:理解力和意志力。理解力使其辨別人類行為的善惡。意志力是所有行動背後的力量。」「我看、我學習並非單憑自身探索,而是觀看真實的光。」智慧之語2018-12-18 2174 次觀看2396p720p720pHQ2018-12-18智慧之語 聖希德嘉·馮·賓根來自天上的遠見智慧(二集之一)18:10聖希德嘉·馮·賓根來自天上的遠見智慧(二集之一)邀您一同探索這位德國聖人著作的精選節錄。「如同肉體與靈魂結為一體相互支持。星球與蒼芎也同樣的,如同靈魂使身體有活力及強健。」「感恩上帝,像面鏡子般創造人類。所以上帝的知識能在其內閃耀。如同經典所記載:『你們就是上帝,至高天父的子女。』願上帝看護你。無論何時當人們渴望學習上帝,必能和上帝連線。上帝是永恆存在的。」智慧之語2018-12-17 2587 次觀看5396p720p720pHQ2018-12-17智慧之語 古老神祕教團玫瑰十字會的傳統與現代:專訪休·麥凱格博士(二集之二)14:56古老神祕教團玫瑰十字會的傳統與現代:專訪休·麥凱格博士(二集之二)玫瑰十字會運動是一個神秘的兄弟會,由於需要通常都是秘密進行的。二〇〇一年至二〇一六年又有三項世界性的宣言。核心的訊息是我們可以學習主宰自己的人生,我們來世間有一目的,找尋內在深植的靈性。我們將會發現這是人真正的天生權利。隨著年紀漸長,心智日漸成熟,我們終會完全領悟。我們會尋求內在明師,也就是內在上帝,內在真我,學習並跟內在上帝日漸靈犀相通。智慧之語2018-12-15 2552 次觀看2396p720p720pHQ2018-12-15智慧之語 古老神祕教團玫瑰十字會的傳統與現代:專訪休·麥凱格博士(二集之一)15:02古老神祕教團玫瑰十字會的傳統與現代:專訪休·麥凱格博士(二集之一)玫瑰十字會的象徵是玫瑰十字架,十字架代表著人的身體, 玫瑰則代表個人逐漸展開的意識。被稱為玫瑰十字架的玫瑰十字會士是一位開悟的大師,一位開悟者。玫瑰十字會的各種教導本質上是隱秘的, 他們只告訴那些似乎準備好和已經準備好的人,許多這方面的事是透過其他的靈性傳統而習得,條件是人們必須準備好才懂得珍惜。智慧之語2018-12-14 2966 次觀看3396p720p720pHQ2018-12-14智慧之語 耆那教聖典《阿查蘭加經》第一冊第二堂—「超越世俗欲求」摘錄(二集之二)17:01耆那教聖典《阿查蘭加經》第一冊第二堂—「超越世俗欲求」摘錄(二集之二)與您探討耆那教的靈性教理。「瞭解人間的痛苦就不應有暴力行為。這樣才能稱作真正的認識和放下。」「他某次病倒之後:他與同住的人開始互相抱怨,無法幫助或保護彼此。因此以殘酷行為利益他人的愚人,將因無明而悲痛。明智拒絕希望和慾望,並拔除享樂之刺,才是正確之舉。」「有遠見者瞭解人間下有地獄、上有天堂,兩邊是野獸的疆土。」智慧之語2018-12-13 2586 次觀看13396p720p720pHQ2018-12-13智慧之語 耆那教聖典《阿查蘭加經》第一冊第二堂—「超越世俗欲求」摘錄(二集之一)19:38耆那教聖典《阿查蘭加經》第一冊第二堂—「超越世俗欲求」摘錄(二集之一)耆那教是世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傳統上又稱「勝者之教」。此派哲學理論源自古印度,重點圍繞著正智、正信、正行追求實現「莫克夏」,意即了悟靈魂的本性。「不殺生」、非暴力的觀念也同樣深受重視,因此本著慈悲愛護所有生命,耆那教教徒吃純淨素食或維根純素,耆那教教徒奉守廿四位祖師或稱先知的古老智慧,其教理行成該教聖典《阿含經》。智慧之語2018-12-12 2754 次觀看14396p720p720pHQ2018-12-12智慧之語 猶太聖典《塔納赫》〈以賽亞書〉摘錄(二集之二)17:30猶太聖典《塔納赫》〈以賽亞書〉摘錄(二集之二)我們有堅固的城;耶和華要將救恩定位城牆、為外郭敞開城門,使守信的義民得以進入。堅心倚賴你的,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為他倚靠你。你們當倚靠耶和華直到永遠,因為耶和華,是永久的磐石。他使住高處的,與槁城一併敗落,將城拆毀,拆平,直到塵埃。要被腳踐踏,就是被困苦人的腳,和窮乏人的腳踐踏。智慧之語2018-12-11 2172 次觀看3396p720p720pHQ2018-12-11智慧之語 猶太聖典《塔納赫》〈以賽亞書〉摘錄(二集之一)12:50猶太聖典《塔納赫》〈以賽亞書〉摘錄(二集之一)從耶西的本必發一條,從他根生的枝子必結果實。耶和華的靈必住在他身上,就是使他有智慧和聰明的靈,謀略和能力的靈,知識和敬畏耶和華的靈。他必以敬畏耶和華為樂;行審判不憑眼見,斷是非也不憑耳聞;卻要以公義審判貧窮人,以正直判斷世上謙卑人;以口中的杖擊打世界,以嘴裡的氣殺戮惡人。公義必當他的腰帶,信實必當他脅下的帶子。智慧之語2018-12-10 2321 次觀看4396p720p720pHQ2018-12-10智慧之語 探索奧羅賓多大師的神聖教理:專訪拉梅什·比拉尼(二集之二)16:20探索奧羅賓多大師的神聖教理:專訪拉梅什·比拉尼(二集之二)奧羅賓多大師是瑜伽行者、哲學家和詩人,一八七二年八月十五日生於朋迪榭裡市。他建立靈性追尋者社區,於一九二六年成為奧羅賓多大師道場。他在那裡奉獻餘生,發展“整體”瑜伽。把指導追尋者的工作交給了靈性夥伴,被稱為“母親”的米拉·阿爾法薩。道場吸引來自世界各地許多國家的追尋者。拉梅什比拉尼先生是奧羅賓多大師道場德裡分部信託公司成員,他致力於做勵志演講和撰寫靈性文章。智慧之語2018-12-08 2363 次觀看3396p720p720pHQ2018-12-08智慧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