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納—充滿活力文化的福地(三集之一)14:56迦納—充滿活力文化的福地(三集之一)迦納位於西非,橫跨幾內亞灣與大西洋。跨越五百六十公里的熱帶海岸線,是個自然美麗,擁有多彩文化的地方。該國擁有逾七十個不同的部落及六個主要民族,形成了多元文化。儘管英語是最通用的語言,迦納人也廣泛使用母語,諸如特威語和嘎語。有多至五十二種語言及數百種方言在此非洲國家使用。迦納人擁護分享一切的集體文化,包括食物和社會聲譽。迦納是非洲卅二個盛產猴麵包樹的國家之一。許多薩凡納社區在這些樹附近建房,因為他們世界文化蹤跡2021-06-16 1993 次觀看21396p720p720pHQ2021-06-16世界文化蹤跡 以物易物—互換、互助和友誼15:40以物易物—互換、互助和友誼歡迎收看「以物易物—互換、互助和友誼」。以物易物交易模式源於西元前六千年,美索不達米亞聚落。腓尼基人運用此法和跨海其他城市貿易往來。巴比倫人更善加利用此法,以貨交換食物、茶、香料和其他物品。如今全球採用貨幣系統,人與人之間交換貨品和服務已較少,但仍存在世界某些角落。印度科拉普特區有四十八個原住民族居住於此,以物易物仍為常態。馬來西亞許多村落仍行以物易物為主的模式。夏威夷近年也吹起「以物易物」的復古世界文化蹤跡2020-09-09 1956 次觀看14396p720p720pHQ2020-09-09世界文化蹤跡 保加利亞民謠:靈魂的和聲(二集之一)17:33保加利亞民謠:靈魂的和聲(二集之一)自古以來,保加利亞的歌唱一直以女性為主,而男性大多是擔任樂器演奏者。強有力的共振、音域、音質與其穿透性是保加利亞歌唱最明顯的特點。歌曲大多是傳統民謠,歌詞注重人們每天的感受與生活。這種單純,又「發自內心」的形式,讓保加利亞人表達出最深刻的感受,擺脫困境,並且連結他們神聖的本性。在1950年代,著名的保加利亞作曲家菲力浦‧庫特夫,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甚至偏遠村落的女歌者,組成有史以來首組婦女合唱團。時世界文化蹤跡2020-03-25 1900 次觀看21396p720p720pHQ2020-03-25世界文化蹤跡 薩爾瓦多原住民—國家瑰寶14:32薩爾瓦多原住民—國家瑰寶薩爾瓦多位於中美洲,其西側與太平洋相接,北側接壤瓜地馬拉,東側與宏都拉斯為鄰。比比爾族,為該國主要原住民族群,他們稱其位於薩爾瓦多西部的領土為庫斯卡特蘭,意為「寶石項鍊之地」。任何有機會造訪此優雅國家的人都會同意它是一塊多寶之地。在薩爾瓦多有三萬七千名蘭卡人集中在該國東部。蘭卡文化保存至今的迷人樣貌之一是莞卡斯科儀式,這是前哥倫比亞時期的和平進程。經濟上,蘭卡人主要從事農業。特別的是,他們持續使用世界文化蹤跡2020-04-15 1882 次觀看6396p720p720pHQ2020-04-15世界文化蹤跡 傳統樂器:太鼓—日本的心跳19:28傳統樂器:太鼓—日本的心跳日語的「太鼓」意思是「大鼓」。幾代人以來,太鼓的表演方式一直是由大師們教導,然後傳承下去。形狀大小各異的太鼓,長久以來已經是日本文化、宗教和音樂傳統的一部分。太鼓擊鼓藝術以其精心編排的動作而聞名,和武術有異曲同工之處。這種樂器流暢、有力、節奏性的表演風格,象徵日本的心跳。隨著能劇歌舞伎等藝術形式的出現,太鼓最終成為戲劇和宮廷音樂的伴奏樂器。佛教和神道教賦予太鼓神聖的角色。太鼓也是日本迎神祭祖的祭典世界文化蹤跡2020-02-26 1875 次觀看8396p720p720pHQ2020-02-26世界文化蹤跡 北美埃塞倫原住民16:39北美埃塞倫原住民「塔薩加拉附近一道深窄峽谷的洞窟岩壁繪滿大量手印,無數隻手在暮色籠罩下呈現一簇簇謎樣的人掌,僅此而已,沒有其他圖案。無人繪聲繪影,這些印記是羞澀安靜的棕色亡者為了宗教或法術,或在閒散的藝術中描繪;隨著歲月流逝,這些小心翼翼的人手印記就像一個封存的訊息…」方才聆聽的詩作《手》,描述塔薩加拉洞穴發現的手掌印記,位於加州文塔納荒野中一處隱僻的深山峽谷,乃埃塞倫原住民的故居。手掌印記是這些人三千多年前的創世界文化蹤跡2021-08-25 1875 次觀看15396p720p720pHQ2021-08-25世界文化蹤跡 委內瑞拉原住民—土地的守護者(二集之一)14:46委內瑞拉原住民—土地的守護者(二集之一)委內瑞拉是以移民為基礎的國家,由四個主要民族組成:約五十二%人口來自混血兒,混合了歐洲、美洲印第安人和非洲血統的族群;四十二%是歐洲血統;四%是非洲裔;二%是委內瑞拉本土人。人們普遍認為委內瑞拉最早的定居者是約兩萬三千年前,末次冰期間穿越連接俄羅斯和阿拉斯加的白令海峽的西伯利亞人。儘管今天分為不同族群,DNA研究由哈佛醫學院揭示了共同的血統。他們的祖先移居北美,然後遷移中部和南美洲。證據顯示委內瑞世界文化蹤跡2021-07-28 1862 次觀看28396p720p720pHQ2021-07-28世界文化蹤跡 北歐深具靈性的薩米人16:00北歐深具靈性的薩米人今天,我們將介紹薩米文化的一些亮點,薩米文化,係呈現於北歐諸國最北端及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州科拉半島的原住民文化。傳統上,薩米人與自然大地的連結深刻而神聖。他們歷來依照自然過自己的生活。薩米人深知地球是生命的源頭,認為所有的眾生都是同一塊偉大織物的線。縱觀歷史,他們遵循自然指引,敏銳觀察日常生活中的象徵與符號,諸如雲團形態、風形態和天氣的變化,以及動物的運動遷徙。他們從自然韻律中觀察並學習。時至今日,世界文化蹤跡2020-10-21 1857 次觀看17396p720p720pHQ2020-10-21世界文化蹤跡 聖歌:振奮人心的衣索比亞歌曲18:22聖歌:振奮人心的衣索比亞歌曲衣索比亞是世界最古老國家之一。今天的節目,我們很高興與您分享三首衣索比亞阿姆哈拉文的敬拜歌曲。第一首歌是〈聖靈〉,由茱莉亞絲‧特瑟加田塞和撒母耳‧米迦勒演唱。這首歌曲表達了人們對〈聖靈〉光芒四射的臨在,發自心靈深處的渴慕。下一首歌曲是〈伊格夏貝爾的平安〉,創作者是梅斯芬‧古圖,由貝雷克特、以弗倫、薩米和泰迪演唱。「伊格夏貝爾」在吉茲語意指「我們的父永恆之王」,古茲語是在古老衣索比亞特瓦赫多教堂內所世界文化蹤跡2020-02-12 1844 次觀看62396p720p720pHQ2020-02-12世界文化蹤跡 聖歌:俄羅斯東正教吟誦16:48聖歌:俄羅斯東正教吟誦自古以來,人類透過歌唱和音樂表達對上帝的愛和渴望。這些神聖的歌曲讓我們與上帝連結,提醒我們天國的家。俄羅斯橫跨歐亞洲,從東歐綿延至北亞,跨越十一個時區,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03:03俄羅斯自西元九八八年採納拜占庭東正教後,一千年以來俄羅斯東正教已成為其主要宗教。富靈性且熱愛藝術的俄羅斯人民,虔誠探索追求靈性的提昇,也創作無數的俄羅斯神聖歌曲。今天我們很榮幸與您分享兩首俄羅斯東正教聖歌,由波蘭最世界文化蹤跡2020-09-03 1796 次觀看10396p720p720pHQ2020-09-03世界文化蹤跡 聖歌:玄祕的蘇菲歌曲16:02聖歌:玄祕的蘇菲歌曲自古以來,人類透過歌唱和音樂表達對上帝的愛和渴望。這些神聖的歌曲讓我們與上帝連結,提醒我們天國的家。藝術家以樂器與歌聲將天堂的音樂與美盡量展現在人間。蘇菲教派是世界各地的伊斯蘭信仰中高貴美麗的分支。其專注於往內尋找上帝和發展靈性。正因如此,蘇菲主義經常被稱為是伊斯蘭教神秘主義。今天,讓我們一同欣賞蘇菲教派的虔誠歌曲。世界文化蹤跡2019-09-11 1750 次觀看62396p720p720pHQ2019-09-11世界文化蹤跡 寮國文化12:08寮國文化位居中南半島心臟地帶,寮人民民主共和國以其美麗的文化、獨特的傳統和原始景觀而聞名。寮國是東南亞唯一內陸國,邊境接壤國家有緬甸、中國、悠樂(越南)、柬埔寨和泰國。約六十六%人口屬南傳佛教徒,其餘則屬於至少四十八個不同的少數民族。首都永珍不僅是最大的城市,也是文化商業中心,有許多重要國家歷史古蹟,例如塔鑾寺是寮國最大的佛教地標。寮國的住屋建造在木樁上,彰顯出其祖先的智慧,儘管氣候炎熱又潮濕,這樣就可以世界文化蹤跡2021-03-31 1750 次觀看14396p720p720pHQ2021-03-31世界文化蹤跡 傳統樂器:班多鈕手風琴(二集之一)16:28傳統樂器:班多鈕手風琴(二集之一)「古代的修行人隨時與天堂溝通,他們創造樂器來模仿令人著迷又美妙的天籟之音。所以我們有很多樂器,如豎琴、鋼琴、小提琴、笛子、蘇格蘭風笛的聲音,都是模仿真正天堂的樂音,只是真正的天籟更不可思議、更加提昇。」班多鈕手風琴源起德國,類屬六角手風琴,在某些南美及東歐國家,如阿根廷、烏拉圭和立陶宛特別受歡迎。班多鈕手風琴歸為波紋管驅動的活簧類樂器,亦稱為擠壓盒,阿根廷和烏拉圭探戈樂團及立陶宛民間音樂團裡是不可世界文化蹤跡2021-05-12 1747 次觀看15396p720p720pHQ2021-05-12世界文化蹤跡 聖歌:巴哈伊禱文16:08聖歌:巴哈伊禱文巴哈伊信仰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宗教之一。起源於十九世紀,由巴哈歐拉尊者在波斯創立,據估計現今有超過五百萬信奉者遍佈世界各地。巴哈的意思是「榮耀」或「輝煌」。巴哈伊信仰有三個核心教理,即:神的合一、宗教的合一、與人類的合一。對巴哈伊教徒來說,禱告很重要,因為禱告使人更接近上帝。阿博都·巴哈尊者是巴哈歐拉尊者的兒子,是指定的繼承者,他寫下許多優美、意義深遠的祈禱文。其中一些祈禱文被信奉者們改編成音樂。今世界文化蹤跡2021-01-27 1733 次觀看22396p720p720pHQ2021-01-27世界文化蹤跡 日本溫泉12:35日本溫泉日本,字面意思就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日本是東亞的一個島國。儘管是發展迅速的國家,卻一直都與其傳統的文化和遺產有所碰觸。日本幸運地擁有三千多個含豐富礦物質的溫泉,從兩萬五千個群島周圍海域下獨特地熱冒出的熱泉水直接湧入。此外,持續的火山活動不斷提供眾多溫泉燃料。這些天然溫泉風景秀麗,且浸泡其中非常溫暖適中,因含有豐富礦物質也對身體十分有益。一千多年以來,溫泉已經成為日本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也就是說,世界文化蹤跡2021-02-03 1721 次觀看32396p720p720pHQ2021-02-03世界文化蹤跡 聖歌:虔誠的印度教歌曲18:27聖歌:虔誠的印度教歌曲我們今天的節目將介紹印度教歌曲,由拉瑪納森布拉曼南達姆作曲及演出,他是受人尊敬的印度教學者和音樂家。他也是慈悲的素食者,修持阿希姆薩(非暴力),幫助自己明心見性。布拉曼南達姆先生,不僅是印度教的傑出學者,他也精通南印度傳統古典音樂。他以泰米爾語創作並歌唱,作品充滿哲學意涵。第一首歌曲名為《坎尼倫杜姆》,強調學習神聖經典阿特瑪─波達,及自我了解的重要性。這首歌以斯洛卡開頭,為我們存在的真正本質、神聖世界文化蹤跡2020-05-27 1714 次觀看7396p720p720pHQ2020-05-27世界文化蹤跡 愛努人—日本原住民13:42愛努人—日本原住民「愛努」在愛努語裡意為「人類」。愛努人主要住在日本的北海道,少數則生活在俄羅斯。其傳統服飾由充滿幾何圖案的長袍組成。基因研究明確揭露了愛努族祖先的迷人樣貌。愛努人被認為是繩文人的後裔,其文化蓬勃發展於西元前一萬四千年及西元前三百年之間,位於現今的日本。愛努人傳統上與自然界有緊密連結。愛努人的信仰體系裡存在兩個世界,一個是卡姆伊的世界(神明的世界),另一個是愛努人的世界。他們認為靈魂存在於自然中,如世界文化蹤跡2020-07-15 1714 次觀看8396p720p720pHQ2020-07-15世界文化蹤跡 布魯克巴人—數千年的純素者11:21布魯克巴人—數千年的純素者布魯克巴人是獨特的原住民群族,主要居住在印度拉達克區。他們也被稱為布羅巴人或卓巴人。他們稱自己為米納羅,意思是「雅利安人」。雅利安這個詞在古印度語言梵文譯為「傑出」或「高貴」,在歷史上是指淺膚色、說印歐語的人。他們進入古印度並影響了當地的文化、文學與宗教。有一學派認為布魯克巴人的起源可能是被亞歷山大大帝部隊遺留下的後裔。布魯克巴民歌裡則指出描述他們的遷移路線與此推論一致,據信是亞歷山大大帝於達迪斯世界文化蹤跡2021-07-21 1702 次觀看27396p720p720pHQ2021-07-21世界文化蹤跡 日本傳統工藝(二集之一)金繼:陶器殘缺之美的巡禮14:22日本傳統工藝(二集之一)金繼:陶器殘缺之美的巡禮日本陶瓷歷史悠久,可追溯到繩文時代(約西元前一萬四千年至西元前三百年),當時陶器在日本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包括用於裝飾的目的。自西元前兩千四百年左右,日本陶藝家就在他們的作品中使用漆。傳統的日本漆通常被稱為生漆,因為它是由漆樹的汁液製成的。在金繼中,漆被用來修復破損的陶器,但隨後不是隱藏裂縫或修復裂縫,而是添加一點點金粉、銀粉或鉑金粉來增強它。如果使用黃金,這個過程被稱為「金繼」,其中「金」是指「黃世界文化蹤跡2021-11-24 1685 次觀看21396p720p720pHQ1080p2021-11-24世界文化蹤跡 森林之子:中非的巴卡和姆布堤部族17:59森林之子:中非的巴卡和姆布堤部族巴卡人和姆布堤人都把森林視為他們的靈性父母。他們是半遊牧民族,自古以來都在森林中覓食,供給所有生活所需。不論是姆布堤或巴卡,每個人都參與音樂創作,這是他們每天與部落族人和森林互動的一部分。基於多種原因,姆布堤被歸類為和平社會,社會習俗建立於分享、合作、相互依存,且避免與其他雨林居民發生不協調。世界文化蹤跡2019-10-09 1654 次觀看9396p720p720pHQ2019-10-09世界文化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