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樂器:烏克蘭班杜拉琴21:16傳統樂器:烏克蘭班杜拉琴班杜拉被認為是人類同伴,在物質世界中,它產生天堂般的音韻,以慰藉我們的心靈。這種非凡的樂器起源於古代的精神文化,蘇美-阿卡德文明。阿卡德人在宗教和慶典娛樂活動中,演奏早期的班杜拉琴。隨後,這種迷人的樂器被引進東歐國家。美麗的班杜拉琴在演奏中使用了幾種明顯可辨識的風格。許多烏克蘭人認為,這些班杜拉演唱家是「上帝的使者」或「上帝話語的器皿」。如同音樂前輩一樣,現代班杜拉民謠演奏家,從各種靈感中融合旋律世界文化蹤跡2022-03-07 2064 次觀看39396p720p720pHQ2022-03-07世界文化蹤跡 香港島17:06香港島香港地處中國南海珠江三角洲東部;故有「東方明珠」之稱。香港由九龍半島和二百五十多個島嶼組成。有超過七百五十萬不同國籍的人居住於此,是地球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因其晝夜不息的繁華生活,有人稱其為「不夜城」。不過,香港也有遠離城市生活,提供平靜與撫慰的清淨之地。鹽田梓島曾有繁榮的鹽業和約一千名居民。鹽田梓藝術節始於二○一九年,展示了使用玻璃彩繪描寫典型鄉村生活、傳統婚禮儀式和鹽耕的場景。嶙峋崎嶇的東世界文化蹤跡2022-06-29 1758 次觀看31396p720p720pHQ1080p2022-06-29世界文化蹤跡 沙烏地阿拉伯建築(二集之一)16:44沙烏地阿拉伯建築(二集之一)來沙烏地阿拉伯的遊客,往往會被其令人嘆為觀止的建築景觀所吸引。這些建築包括傳統的鄉村泥屋,代表伊斯蘭信仰的大清真寺,以及宏偉的現代摩天大樓。因為氣候條件的極多樣性,建築師在設計建築時面臨著自然界給予的嚴格標準。阿拉伯人透過將傳統和現代技術相結合,來應對這種挑戰性的氣候條件,創造出安全、舒適及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築空間。在阿拉伯半島人類已知最古老的建築材料之一,就是泥土,已經被使用了幾千年。這也許是最環世界文化蹤跡2022-04-29 1674 次觀看24396p720p720pHQ1080p2022-04-29世界文化蹤跡 緬甸十朵傳統工藝之花18:51緬甸十朵傳統工藝之花緬甸蓬勃發展的藝術和手工藝情景,可以追溯到許多世紀以前,彰顯該國根深蒂固的文化和宗教傳統。佛陀和他教義的重要性顯而易見,遍及於「潘色妙」或「緬甸十朵傳統工藝之花」,其中包括該國開展的十種傳統藝術工藝製作形式。緬甸十朵傳統工藝之花,第一朵是「班奇」,即繪畫藝術。緬甸最早的繪畫可以追溯到十一世紀,而且被安置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城市蒲甘的許多寺院和古佛塔中。接著是「班德」,這是用金屬,如銅、青銅或世界文化蹤跡2022-04-22 1631 次觀看16396p720p720pHQ1080p2022-04-22世界文化蹤跡 古埃及的先進發明(二集之一)16:11古埃及的先進發明(二集之一)埃及是跨越兩大洲的國家,以西奈半島形成的陸橋連接非洲和亞洲,東鄰阿卡巴灣和紅海,南鄰蘇丹,西鄰利比亞,東北部與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接壤。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尼羅河貫穿埃及南北,千年歷史古蹟矗立在尼羅河谷,包括巨大的吉薩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埃及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其沿著尼羅河三角洲的文明和文化遺產可追溯到公元前六千年前。今天,我們將探索古埃及在天文學、計時、建築和造船方面的發明。古埃及人清楚地感覺世界文化蹤跡2022-03-02 1606 次觀看28396p720p720pHQ1080p2022-03-02世界文化蹤跡 杜科哈人:最後的蒙古馴鹿人民守護者14:17杜科哈人:最後的蒙古馴鹿人民守護者杜科哈是居住於蒙古北部,小的家庭群落。人們認為杜科哈人大約有兩百位,他們也被稱為「察坦人」,蒙古語或「圖瓦語」,意思是「馴鹿牧民」。他們過著遊牧的生活,穿越遙遠美麗的蒙古村落,那裡有湖泊、河流、森林和平原。這個群體是蒙古最小的少數民族。理解杜科哈人與馴鹿族人之間的關係十分重要—他們把馴鹿族人看作是家庭的延伸。儘管他們消費馴鹿族人的奶產品,他們抱以尊重的態度,並會留下足夠的奶源供給小馴鹿族人飲用,使世界文化蹤跡2022-01-19 1533 次觀看20396p720p720pHQ1080p2022-01-19世界文化蹤跡 烏克蘭朝氣蓬勃的民謠與民俗舞蹈15:24烏克蘭朝氣蓬勃的民謠與民俗舞蹈一千多年來,為初春拉開序幕的是「春季舞蹈歌曲」,這是個美麗的儀式,結合了音樂、詩歌和圓舞。在夏天有「庫帕拉節」,一般以庫帕拉民俗舞蹈和民歌慶祝。婦女編花朵與蕨類成花環,盼帶來幸運、力量與繁榮。男女老少皆哼唱歌曲,希望迎來圓滿豐收的季節。十五世紀早期的「霍巴克」舞,原本以武術之姿興起,後漸以社交舞為其新定位。複雜的雜技動作,包含深蹲、跳躍,以及在地面上或在空中伸展。今日的「霍巴克舞」儼然已是烏克蘭的世界文化蹤跡2022-04-01 1482 次觀看38396p720p720pHQ1080p2022-04-01世界文化蹤跡 亞塞拜然的藝術與文化精神(二集之一)15:59亞塞拜然的藝術與文化精神(二集之一)亞塞拜然位於連接東歐和西亞的高加索地區,擁有從高山山脊和低地地形到裏海的絢麗景觀,以及豐富多樣的野生動物。亞塞拜然的名稱來自古波斯語,亞塞意指「火」,拜然意指「保護者」,指的是現在首都巴庫周圍地區。亞塞拜然的文化和傳統已被公認是需要被保護和保存的世界珍寶。製作藝術地毯是亞塞拜然家庭傳統技藝,由母親傳給女兒,世世代代相傳。二○一○年,亞塞拜然傳統手工地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世界文化蹤跡2022-01-05 1454 次觀看18396p720p720pHQ1080p2022-01-05世界文化蹤跡 微笑的薩摩亞人民14:55微笑的薩摩亞人民薩摩亞人民居住在薩摩亞和美屬薩摩亞群島。這些玻里尼西亞群島位於南太平洋。一則口頭傳說描述,塔加洛阿神創造了薩摩亞群島。該群島包含十個島嶼,其中大部分是火山島嶼。正是在這裡,人們尊崇和慶祝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薩摩亞文化。傳說中提及薩摩亞是「玻里尼西亞的搖籃」,並被認為是玻里尼西亞的故鄉。豐富的薩摩亞文化以其優美的音樂、舞蹈和視覺藝術風格,以及以熱帶島嶼天堂為家而聞名於世。在當地文化中,長期以來,人們一世界文化蹤跡2022-10-26 1450 次觀看27396p720p1080p2022-10-26世界文化蹤跡 探索冰島(二集之一)12:25探索冰島(二集之一)冰島共和國地處大西洋中洋脊上,四周環繞著大西洋水域,是一個北歐島國以天然美景著稱。冰島其實並非全然的冰封之地。遍布的溫暖灣流使多數土地蒼翠肥沃。該國享有涼爽溫和的海洋性氣候,夏季宜人,冬季溫和。以反覆的火山活動和地熱現象為特色,冰島是全球各地地質學家的著迷之地。位於冰島南端,於一九六三至一九六七年火山爆發期形成的敘爾特塞火山島,是科學研究的專有地點,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自然遺產地。瓦特納冰川國家世界文化蹤跡2022-05-25 1394 次觀看34396p720p720pHQ1080p2022-05-25世界文化蹤跡 聖歌—祈禱與懺悔之歌17:17聖歌—祈禱與懺悔之歌自古以來,人類透過歌唱和音樂表達對上帝的愛和渴望。這些神聖的歌曲讓我們與上帝連結,提醒我們天國的家。隨著人類繼續面臨大流行病、烏克蘭戰爭和其他形式痛苦的影響,關鍵是我們必須反思我們過去導致這些負面事件的集體行為,深深懺悔,祈禱上帝寬恕,並尋求上帝的指引。第一首歌《擁抱》,是奈薩尼爾和瑪麗葛莉絲德拉佩尼亞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而創作的。「擁抱彼此,共同生活,持守您的愛,相信您的計畫,上帝,遵從您的教世界文化蹤跡2022-06-09 1284 次觀看54396p720p720pHQ1080p2022-06-09世界文化蹤跡 熱氣球18:57熱氣球熱氣球的發明是人類最早實現飛行夢想的嘗試之一。現今,一個典型的熱氣球是由一個巨大的氣球懸掛一個籃子來載人飛行。氣體燃燒器將熱空氣送入氣球內。由於氣球內部的熱空氣密度小於外部空氣的密度,所以氣球就上升了。熱氣球的雛型可以在天燈中找到,天燈在許多文化裡已經被使用了幾千年。例如,約二千五百年前,在中國的漢朝,天燈通常用於照亮道路、慶祝農曆新年以及舉行佛教儀式。世界各地用飛行燈籠來慶祝其他的吉祥場合,包括世界文化蹤跡2022-05-11 1214 次觀看19396p720p720pHQ1080p2022-05-11世界文化蹤跡 自然居所:在地球上溫和地生活(二集之一)14:16自然居所:在地球上溫和地生活(二集之一)在我們的兩集系列節目中,我們將環遊世界,看看其中一些住房結構如何鼓勵居民擁抱大自然。首座樹屋建於何時並沒有明確的紀錄,但人們認為樹屋最原始的形式是由建在樹上的平台組成。如今,生活在印尼巴布亞省熱帶雨林中的科羅威人仍安家在樹上,就像他們的祖先那樣。這些居所大多建在離地面約八至十二公尺的榕樹或萬邦樹上。在西方,人們也建樹屋,但主要是為了日常生活以外的目的。在土耳其,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往歐塔希沙的卡帕世界文化蹤跡2022-09-07 1186 次觀看30396p720p720pHQ1080p2022-09-07世界文化蹤跡 古埃及的先進發明(二集之二)17:56古埃及的先進發明(二集之二)今天,我們將繼續此旅程,一睹古埃及在手工藝、冶金術、醫學、音樂和郵政系統等領域的發明,也要分享他們在管理龐大複雜社會的一些獨創性方法。最早的紙張形式是在約公元前三千年由古埃及人用紙莎草植物製成的。陶器被大量生產,石頭和陶罐被用於烹煮和儲存食物。這些類型的炊具很受歡迎,並輸出到整個地中海地區。早在三二五○年前,古埃及就發展出玻璃製品。古埃及人是早期冶金術的先驅,大約在公元前四千年開始收集金和銅。隨著世界文化蹤跡2022-03-09 1180 次觀看20396p720p720pHQ1080p2022-03-09世界文化蹤跡 秘魯的傳統藝術和手工藝(二集之二)17:02秘魯的傳統藝術和手工藝(二集之二)秘魯的手工藝品顯示該國的傳統是多麼豐富。遠在文字形成之前,他們的藝術作品已發展成社區內與世代間一種溝通和傳遞知識的有效方法。透過藝術,秘魯人民為子孫後代保存了如豐饒、繁衍和信仰等諸方面的資訊與智慧。美國波士頓學院博士戴安娜‧麥克唐納指出,納斯卡陶器揭示許多製陶者的技能和宗教信仰有關的訊息。如,飾有虎鯨族人的陶罐傳達一則有關秘魯南岸人民的宗教和社會制度及其靈性信仰的訊息。虎鯨族人被尊為神話中的生靈,世界文化蹤跡2022-02-02 1173 次觀看23396p720p720pHQ1080p2022-02-02世界文化蹤跡 烏克蘭美輪美奐的手工藝品16:27烏克蘭美輪美奐的手工藝品烏克蘭最著名的藝術性傳統之一是其裝飾性的繪畫風格,被稱為佩特里基夫卡畫。這種繪畫風格起初是當地原住民扎波羅熱謝契人民的一種藝術形式。起初,這種風格主要是由婦女們繪製,她們喜歡把家庭住宅中的內牆繪上大型的裝飾壁畫,由豐富的圖案構成,描繪花卉、水果及植物,有時也會搭配動物族人與人物。二○一三年,該藝術形式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十六世紀,該國有十個陶器創作中心,波爾塔世界文化蹤跡2022-03-25 1171 次觀看51396p720p720pHQ1080p2022-03-25世界文化蹤跡 胡里—巴布亞紐幾內亞迷人的原住民15:39胡里—巴布亞紐幾內亞迷人的原住民巴布亞紐幾內亞是太平洋西南部一個島國。胡里部落,也稱為哈羅里,是一個居住在巴布亞紐幾內亞赫拉省的原住民群體。胡里人在這個偏遠地區生活了一千多年,直到一九三○年代才被歐洲人所知。胡里文化中令旅行者和國際社會都為之著迷的一個方面是「假髮人」和製作精美假髮的傳統。這種假髮是由年輕男子的頭髮所製成。為製作出漂亮的禮儀假髮,年輕人在打理頭髮時需要保持嚴格的紀律。例如,他們必須避免吃某些食物,並以特定的姿勢用世界文化蹤跡2022-07-27 1171 次觀看13396p720p720pHQ1080p2022-07-27世界文化蹤跡 剛果的藝術: 豐富且迷人的傳統(二集之一)13:45剛果的藝術: 豐富且迷人的傳統(二集之一)剛果民主共和國與九個國家接壤,位於非洲中部,是兩百個種族的家園,每個種族都有自己的語言。這些多樣的種群及語言是該國豐富文化的傳統源泉,透過雕塑、面具雕刻、繪畫、音樂、舞蹈、文學、編織和其他藝術形式表達。剛果雕像及面具的美麗與魅力,獲全世界認可,並影響現代藝術的各方面,如廿世紀的立體主義運動。其實,「立體主義」一詞據信源自「庫巴」,這是剛果民主共和國一群講布松語的族群名稱。庫巴人居住在開賽河與桑庫魯世界文化蹤跡2022-08-03 1156 次觀看17396p720p720pHQ1080p2022-08-03世界文化蹤跡 秘魯的傳統藝術和手工藝(二集之一)16:49秘魯的傳統藝術和手工藝(二集之一)秘魯位於南半球,西面瀕臨太平洋,而世界最長的大陸山脈,安地斯山脈,貫穿其間。它是幾個古代文明發源地,從公元前三千五百年始於北奇科文明,到十六世紀結束於輝煌的印加帝國。貫穿這段漫長的時期,秘魯人民發明眾多形式的藝術和手工藝並代代相傳。該國的許多考古遺址都發現重要的文物,如馬丘比丘、錢凱、帕拉卡斯、莫切、奇穆和蘭巴耶克。古代秘魯的工匠們使用當地自然存在的寶石和其它礦石。這些材料常常和靈性意涵有關。黃金世界文化蹤跡2022-01-26 1107 次觀看22396p720p720pHQ1080p2022-01-26世界文化蹤跡 尼泊爾的勞特族—森林中的游牧民族13:11尼泊爾的勞特族—森林中的游牧民族尼泊爾這個國家,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部地區,是眾多原住民部落的家園。勞特族是居住在尼泊爾中西部,包括阿查哈姆中部丘陵區的游牧民族。他們世世代代都傳承著獨特的文化習俗。據信勞特族人口大約有一百八十人,組成約五十二個家庭。他們的語言,也稱為「勞特語」,代代口耳相傳,被認為是從未被記錄下來的藏緬語。勞特族與土地及大自然的密切連結而備受推崇。無怪乎他們自詡為「森林之王」。他們與森林的關聯特別令人尊敬。他們住在世界文化蹤跡2022-07-06 1077 次觀看37396p720p720pHQ1080p2022-07-06世界文化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