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简体中文
  •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Deutsch
  • Español
  • Français
  • Magyar
  • 日本語
  • 한국어
  • Монгол хэл
  • Âu Lạc
  • български
  • Bahasa Melayu
  • فارسی
  • Português
  • Română
  • Bahasa Indonesia
  • ไทย
  • العربية
  • Čeština
  • ਪੰਜਾਬੀ
  • Русский
  • తెలుగు లిపి
  • हिन्दी
  • Polski
  • Italiano
  • Wikang Tagalog
  • Українська Мова
  • 其他
  •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Deutsch
  • Español
  • Français
  • Magyar
  • 日本語
  • 한국어
  • Монгол хэл
  • Âu Lạc
  • български
  • Bahasa Melayu
  • فارسی
  • Português
  • Română
  • Bahasa Indonesia
  • ไทย
  • العربية
  • Čeština
  • ਪੰਜਾਬੀ
  • Русский
  • తెలుగు లిపి
  • हिन्दी
  • Polski
  • Italiano
  • Wikang Tagalog
  • Українська Мова
  • 其他
标题
文稿
实时播放

至圣先师孔子(素食者):永恒智慧的传承(三集之二)(以马来语播出)

2025-10-05
摘要
下载 Docx
阅读更多
今天适逢「世界教师日」,每年于十月五日庆祝。由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于一九九四年,此节日旨在向教师们致敬,并表彰他们对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值此佳节正是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孔子致敬的恰当时机。

孔子好学而谦逊。他无论自己学识有多渊博,从未停止追求学问。在毕生追求智慧的过程中,他向多方寻求见解,去拜访郯子学治国之道,向学者苌弘请益,并师从著名乐师师襄学习音乐。相传,孔子与齐国的宫廷乐师谈论音乐时,听到古老的韶乐。韶乐的美与和谐使他深受感动,以致三个月都食不知味。

伟大的明师孔子认为人人皆有值得教导之处,也认为真正的智慧源自保持虚心和始终求知若渴。他认为修身之道在于谦卑和不断的省思。正如他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在春秋时期,正规的教育,尤其是识字和礼仪知识,主要由贵族和统治菁英所享有。在此背景下,学习机会受到严格控制,平民难以企及,孔子挑战了这种现状。他反对阶级和财富成为教育的障碍,他认为人人都应该有学习的机会。大约在三十岁时,他开始在乡间设立私塾,秉持「有教无类」的原则。接纳各行各业的学生,他为无数人开启求学之门,为一个更包容,道德更根深柢固的社会奠定基础。

孔子因其智慧和渊博的学识而广受推崇,受到当时数位统治者的尊敬。孔子认为,如果君主有道德,其治理就会公正和谐。他在鲁国为官治理时,就证明了这一点。孔子在五十一岁时,以大司寇的身分出任代理宰相一职。在他仅三个月的短短任期内,鲁国举国发生了重大改变。
观看更多
所有分集 (2/3)
观看更多
最新
焦点新闻
2025-10-06
412 次观看
短片
2025-10-06
257 次观看
智慧之语
2025-10-06
372 次观看
师徒之间
2025-10-06
526 次观看
焦点新闻
2025-10-05
251 次观看
35:09

焦点新闻

1 次观看
焦点新闻
2025-10-05
1 次观看
关于地球的古预言
2025-10-05
574 次观看
纯素主义:高雅的生活方式
2025-10-05
1 次观看
分享
分享到
嵌入
开始时间
下载
移动端
移动端
苹果
安卓
用手机观看
GO
GO
Prompt
OK
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应用
苹果
安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