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出家的功德」(八集之一) 2015.08.0826:05佛教故事「出家的功德」(八集之一) 2015.08.08如果看过佛跟他出家,就会获得各种功德。即使佛不在了,只要遵循佛的教理,像出家人一样持戒,而且很诚心,真的想解脱,也会达到高境界。因为他们已了悟这个世界虚幻无常。是这份理想让他们出家。他们真的不在乎世上的名利。那就是出家人。你对世事已无欲无求,真的想要解脱。最好是你想成佛,成为大开悟的众生,这样就可以帮助别人。佛教故事2018-11-28 7360 次观看102396p720p720pHQ2018-11-28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出家的功德」(八集之八) 2015.08.0832:46佛教故事「出家的功德」(八集之八) 2015.08.08「他再度记起如何修行,他持续看着那座白骨山,那是他的前世遗骨。于是他开悟了,了悟生命无常的本质。他放下对生死的执着,他在放下的当下,即证阿罗汉果。」身、口、意小心(好)。小心自己的头脑,所讲的话(好)。这个世界任何好玩的事都不好玩,别被骗了,别被诱惑了。这世界没什么好玩的。继续修行,好吗?告诉你们,就算不出家,独居独善其身也很好。告诉你们,我今天想着要告诉你们独居会有何功德!独居会有何功德!佛陀有佛教故事2018-12-06 7281 次观看42396p720p720pHQ2018-12-06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行事不公的业报」(二集之一) 2015.08.0836:52佛教故事「行事不公的业报」(二集之一) 2015.08.08那位富翁说:「噢,别这么难过。若你下辈子想转生为男,不想出生当女性的话,就跟我一起去拜见佛。」那女孩就和富翁一起去。富翁向佛陀顶礼致敬后,就说:「赞叹世尊,曼慈毘梨有何功德?他具有何种因缘?」就是指那女孩的弟弟。「他拥有何种功德与何种因缘,能生在富裕的家庭?而他过去又犯了什么罪导致他虽然生为男儿身,却无眼、耳…等感官?请世尊开示。」佛教故事2018-11-02 7025 次观看28396p720p720pHQ2018-11-02佛教故事 师父讲笑话和佛教故事:「五戒和五种最好的布施善行」(三集之二) 2015.08.3049:53师父讲笑话和佛教故事:「五戒和五种最好的布施善行」(三集之二) 2015.08.30有次,佛陀向与会大众宣扬持守五戒的益处。他阐释五戒以及持戒的利益如下:第一戒:不杀生,不伤害别人及其他生灵。持不杀生戒,就能享有长寿与健康。第二戒:不偷盗,不拿不应得的财物。持守这条戒律,会有出生于富贵之家的功德。且你的财物不会遭窃取。第三戒:不邪淫。能守此戒的人会受到天地众生的万分敬重,你会拥有美好的形貌。你生出来会很漂亮。要是现在你长得不漂亮,就要持这条戒律。假如你守五戒,来世你会再出生为人,佛教故事2018-01-20 6113 次观看156396p720p720pHQ2018-01-20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出家的功德」(八集之六) 2015.08.0833:07佛教故事「出家的功德」(八集之六) 2015.08.08打坐的时候,应该放下一切。放下这个肉体,放下朋友,放下一切。什么都不想。只想我告诉你们的那些天神的伟大之处。至少会投生至这些境界的其中之一。师父会继续帮助你。如果想别的,就让上帝帮助你。老和尚心里想:「我且来请教师尊…师尊看来很闲适,若我问他刚才那些景象,他可能会告诉我缘由。」老师便说:「听着,我会告诉你方才所见景象的缘由。死在海边的第一位女子,是舍卫国大商主的妻子。她很美丽,丈夫很爱她。大商主出佛教故事2018-12-04 5355 次观看42396p720p720pHQ2018-12-04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出家的功德」(八集之二) 2015.08.0828:54佛教故事「出家的功德」(八集之二) 2015.08.08「因为这种生活方式有助于拥护并传播佛陀的真正教理并长养道德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瞭解什么是善,因此你会赚取越来越多功德,最后就成佛了。」「所以让别人出家或自己出家的功德,像天空一样辽阔,像大海一样深广。出家者用佛陀的教理和经典法水洗净自己累世的所有业障和残留的业障。出家人遵守道德戒律,时时走在正法之路,直到往生涅盘。」佛教故事2018-11-29 5353 次观看43396p720p720pHQ2018-11-29佛教故事 师父讲笑话和佛教故事:「五戒和五种最好的布施善行」(三集之一) 2015.08.3044:42师父讲笑话和佛教故事:「五戒和五种最好的布施善行」(三集之一) 2015.08.30我很喜欢这篇名言录,这里有一句。出自果尔达‧梅厄,果尔达‧迈尔。梅厄或迈尔,我不知道。我猜是梅厄。很久以前的以色列总理,一八九八至一九七八年。年长的以色列女性总理,她这么说:「不要这么谦卑,你没那么伟大。」我好喜欢这句话。每个人都试图要谦卑,到底是为什么呢?你以为你是谁,居然要感到谦卑?你本来就微不足道,是无名小卒。根本不必试着要谦卑。好像有个类似的笑话。在一所教堂里,可能犹太教堂,或天主教堂,无佛教故事2018-01-19 5196 次观看70396p720p720pHQ2018-01-19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出家的功德」(八集之三) 2015.08.0827:32佛教故事「出家的功德」(八集之三) 2015.08.08让别人出家和自己出家的功德,像天空一样辽阔、像大海一样深广。出家者用佛陀的教理和经典法水,洗净自己累世的所有业障和残留的业障。从那时起,他就切断所有生死、痛苦与病痛等等;从那时起,他用它作为种子,种下了涅盘和菩提树。出家人遵守道德戒律,他的双眼彷佛能照亮修行之路,时时走在正法之路,直到往生涅盘。佛教故事2018-11-30 5147 次观看37396p720p720pHQ2018-11-30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一位婆罗门」与「欲望之火最烈」(四集之一) 2015.09.2335:01佛教故事:「一位婆罗门」与「欲望之火最烈」(四集之一) 2015.09.23夜晚时,你们越清醒越好。会听到东西,也会更清楚看到东西。但你们都错过了。你们都有的。你们全都有,但就这样都错失了。因为你们没醒着,特别是在深夜。有许多东西,你们应知道、应看到,但都错过了。然后再来告诉我:师父,我什么都没看到。眼睛都闭着,怎么看到东西?肉眼、智慧眼,三只眼睛都闭上了。只有你们的嘴是打开的。也许你们可以用嘴巴看东西。我不知道,有的人可以。没关系,我只是为你们感到遗憾。因你们待在这儿的佛教故事2018-02-27 5103 次观看43396p720p720pHQ2018-02-27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出家的功德」(八集之四) 2015.08.0830:41佛教故事「出家的功德」(八集之四) 2015.08.08虽然这些上座比丘在佛陀门下,已证阿罗汉而且有智慧,却还有一些我执。懂吗?那才是问题。我执让人判断错误,让人偏离该有的想法。「佛要救他免于一死,老者当然满心欢喜,一切忧伤烦恼尽除,于是他随佛返回精舍。佛唤目犍连前来,叮嘱他必须教导老者,为他剃度,训练他成为出家人。他大概累世都学,所以能很快了通。」佛教故事2018-12-02 5077 次观看36396p720p720pHQ2018-12-02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出家的功德」(八集之五) 2015.08.0831:18佛教故事「出家的功德」(八集之五) 2015.08.08师尊早已知道。就算我说妄语,他也会知道。所以我最好据实禀告。因为在世为人,若有点智慧又心地纯净,只说实话且诚实正直,天堂诸王都会尊敬此人。若有智慧却不诚实正直,那样就不好。还不如当普通人为人老实而善良,胜过有智慧却不真诚,而且还出家或为人师。若是那样,我宁可不能度其他人,至少可以度自己。我不能说妄语言。佛教故事2018-12-03 5058 次观看33396p720p720pHQ2018-12-03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出家的功德」(八集之七) 2015.08.0829:06佛教故事「出家的功德」(八集之七) 2015.08.08任何人持守十戒,并以持戒的功德发愿,往生天堂当高等神明,或极精进正确持戒的人又经常布施行善,持守所有好的戒律,往生时将感到平静安详。我很高兴你们瞭解持纯素对自己好,我很高兴你们很聪慧,能明辨是非,而且择善固执。生死轮回,周而复始,永无止境。行善作恶皆赏罚分明,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因果回圈,报应不爽,没人能消遥法外。佛教故事2018-12-05 5054 次观看39396p720p720pHQ2018-12-05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生而白绸裹身的女孩」(三集之一) 2015.08.2832:11佛教故事「生而白绸裹身的女孩」(三集之一) 2015.08.28如果你随时都先想到别人的舒适、利益,而不是先想到自己,那你就是圣人。很简单判别。无私是圣人的品质。所以贫穷不表示不快乐。我拥有的东西越少,感觉越快乐,觉得更自由。我只是让它更大众化,更容易、简单。听到那些佛号的人,也许会得救不必下地狱,那些我无法接触到的人。同样,我们必须尊敬各国名称不同的所有佛。佛教故事2018-08-19 4747 次观看20396p720p720pHQ2018-08-19佛教故事 师父讲笑话和佛教故事:「宝天比丘的因缘」(二集之一) 2015.08.2938:27师父讲笑话和佛教故事:「宝天比丘的因缘」(二集之一) 2015.08.29这个笑话与婚礼有关。有个小女孩参加她人生中第一场婚礼。小女孩对母亲轻声说:「妈,新娘怎么都穿白色衣服?」母亲回答:「是啊,因为白色是幸福的颜色。今天是她人生中最幸福的一天。」哈!肯定是。是她人生唯一的最幸福的一天。我认为是这样啦。在那之后,是另一段故事。我们不想在这里讲,太长了。反正大家都已经知道。所以重复讲,很无聊。好,因为今天是她人生最幸福的一天,而白色是幸福的颜色。小孩想了一下,又问:「那为佛教故事2018-01-05 4691 次观看85396p720p720pHQ2018-01-05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舍身饲虎」(三集之三) 2015.08.2331:12佛教故事「舍身饲虎」(三集之三) 2015.08.23我问你们,为什么呢?只是把自己的身体供养给三只老虎,为什么可以转生那么高的天堂?兜率天是第三界的一个天堂,第三界其中的一个等级,第三界的中等天堂,第三界的中等意识层级。因为他真的只有爱,他只有纯粹的爱。那时候他只有爱,无条件而全然的爱。当你爱他人胜过自己的生命,你就真正懂了,那么你真的在天堂赚得一席之地。天堂只是顺便得到而已,并非主要目标。他真正想要的是智慧,慈悲的永恒智慧。因此,即使他在天堂享受佛教故事2018-04-22 4579 次观看34396p720p720pHQ2018-04-22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莲根本生谭」(六集之一) 2015.10.1033:54佛教故事:「莲根本生谭」(六集之一) 2015.10.10珍惜美德是最重要的事。我们应当努力坚持灵性修行胜于地球上的一切,因为那才是永恒的宝藏,我们能恒久保有的东西,这世上没有任何东西是我们可保有的,没有!连这个肉体也无法保有,我们还称之为“我的身体”,连大脑、头脑也无法保有,什么都不能,没有任何东西是我们的,我们什么也无法保有。佛教故事2018-05-19 4565 次观看51396p720p720pHQ2018-05-19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一位婆罗门」与「欲望之火最烈」(四集之三) 2015.09.2340:02佛教故事:「一位婆罗门」与「欲望之火最烈」(四集之三) 2015.09.23他们无法听进佛在传授的法。「在不知何时源起的累世轮回中,这些众生已习惯听各种动物的语言。因此,他们把时间花在人们喝酒之处,自我娱乐,因此唱歌跳舞。他们才不可能听进佛法。」阿难再问:「但尊敬的先生,」意思是世尊、如来,「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无法听进佛法?」「阿难,他们无法听法是因为欲望。」欲望,肉体的欲求、渴望。「是因为仇恨,是因为妄想。因为没有比欲望之火更强的烈火,它吞噬众生,连灰烬都不留下。」什么佛教故事2018-03-01 4534 次观看43396p720p720pHQ2018-03-01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一位和尚」(六集之一) 2015.09.28-2947:34佛教故事「一位和尚」(六集之一) 2015.09.28-29「在拘萨罗国,在山脚下出现了一个人口密集的村庄,名为马提卡。有一天,六十位和尚从佛陀那里收到修阿罗汉果的禅修教导后,来到这个村庄并进去托钵化缘。」「马提卡的母亲将她所管理的一间僧院的房子用来当作和尚们的住所,贡献给他们,和尚们就在那边住了下来。」「他们彼此讨论:『兄弟们,我们不可以过着不小心谨慎的生活,在我们面前的是八大地狱,地狱之门正如我们房门一样敞开。我们既然来了,已经收到在世佛禅修的教导,佛佛教故事2018-03-31 4527 次观看42396p720p720pHQ2018-03-31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波斯匿王 」 2015.10.0142:55佛教故事:「波斯匿王 」 2015.10.01这是佛陀给我们大家的警告,若我们贪吃,过度饮食,我们会昏沉、嗜睡,无法好好思考,无法打坐得很好,而且会一再地轮回,只是为了吃,然后再睡,吃吃睡睡直到长眠于坟墓中。佛陀在这场训示的结尾,为了帮助国王,他又念了以下偈句:「若能小心适度饮食,其痛苦将很轻微,其老化得慢,也保养得好。」不只痛苦很轻,老化速度也较和缓,而且能长寿、养生。佛教故事2018-05-12 4367 次观看33396p720p720pHQ2018-05-12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勒那阇耶的故事」(三集之二) 2015.09.0331:37佛教故事:「勒那阇耶的故事」(三集之二) 2015.09.03只有佛陀或明师,这么高雅的人才会来,他们明知此去前途凶险。明知自己会受尽苦难,却义无反顾地下来。牺牲自己来这里。离开涅盘而入地狱。一位开悟明师如佛陀或耶稣,他们都明白这些情况,却仍然下来这个世界,因为他们爱我们。爱我们是很困难的事,他们却努力爱我们。那种爱是:愿意跳入火坑,砍下自己的头做为奉献,牺牲自己的双眼做为供养,如此才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佛。那种爱是:把所有财产都布施给不认识的穷人,只为了救他。佛教故事2018-01-27 4314 次观看49396p720p720pHQ2018-01-27佛教故事